咨詢熱線:18681822227 / 18681820008 / 400-0029-112
      新聞資訊
      Encyclopedia of hairy crabs
      推薦信息
      我國醫療改革的現狀及對策
      瀏覽人數:26836人    時間:2018-11-28

             醫療問題是一項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億萬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問題。醫療資源的非平均分配,公共、農村和社區醫療設施與服務滯后,藥費日益高漲,看病難,看病貴等諸多問題,不僅使社會的和諧與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嚴重影響,也使醫療改革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誠然,在新一輪醫改有利政策的影響下,我國五項重點醫療改革任務如期完成,全球覆蓋人口最多的醫療障網也搭建完成,為超13億的中國人口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我國醫改進吹響了進一步深入攻堅的號角,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尚不明確。本文以我國醫療改革現狀的分析為基礎,探索當前我國醫療改革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探究我國醫療改革的相應對策,以期助推我國醫療改革進一步深化。

      一、我國醫療改革取得的成就及意義

            (一)多層次、多角度、多體系擴展的改革特點,為我國居民健康提供了保障。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醫療體系不斷改革與完善。從2009年至今,中共中央與國務院等國際機構相繼出臺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將“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作為我國醫療改革的近期目標及長遠目標。2013年以來,我國醫療財政補助標準及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不斷被提升,新農合及城鎮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補助標準已經提高到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所花費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約為75%及70%。覆蓋范圍擴大的同時,部分省份試行了新農合及城鎮居民基金購買商業保險的形式,建立了新型的城鄉居民保險制度,大病保障制度及醫療救助制度持續完善發展,截止到2013年,新農合大病保障范圍已有20余種。我國的社會大眾健康得到多層次、多角度、多體系的保障。

            (二)基層醫療建設取得一定的成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是我國新醫改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由此可見基層作為中國醫療改革成敗的關鍵性因素,自始至終都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以人為本、以健康為本,讓每個人都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新醫改的基本理念已經滲透執行。當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實施新機制的意見》的方案已經在全國許多省市出臺下發。看病方便、便宜的群眾呼聲越來越高,患者的滿意度越來越高。許多省份已的村衛生室已經實現了基本藥物全覆蓋,許多私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逐漸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當前,已被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一般診療費政策,已在大多數地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推行實施。機制的健全和進一步完善,為基層衛生服務醫療機構創造了提升服務的必要條件。

            (三)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民醫保網絡逐步成型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有所加快,從試點開始,點面擴展,逐步推進。由框架搭建向制度建設完善轉變、由單一的醫院改革向縣域綜合全面改革轉變,由獨項改革向醫藥、醫療、醫保三聯動改革轉變,成為本次改革的重點方向。據調查發現,全國范圍內,已有20個省份、242個城市和所有縣(市)內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已經全面鋪開,321個城市被納入分級診療試點范圍內。除此之外,一大批切合實際情況、可重復復制、可推廣實施的典型經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試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初見成效。

      、我國醫療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立醫院改革面臨一定的困境

             公立醫院改革要求公立醫院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付費總額控制的完善及付費方式的不斷改革成為醫療改革的重點,并在各地積極開展試點。但付費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控制了公立醫療機構在一定服務上的所得收入,收入的最大化向成本的最小化轉移成為其盈利模式,效率、成本已然成為衡量其經營狀況重要指標。在民營化醫院的飛速發展及市場化資源配置的雙重影響,公立醫院人才及病患的外流趨勢逐漸凸顯。隨著多點執業制度的推行,更多社會資本和管理、醫療人才的外流,給公立醫院改革帶來了一定的阻力。而且,服務收益作為公立醫院人員工資來源及醫院運行成本,受到一定的限制,醫患之間的利益沖突進一步加劇。

           (二)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

      不健全的公共衛生體系、分配不均的醫療資源、重復繁雜的醫療機構等一系列的醫改難題使得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應對能力成為我國醫療團隊的薄弱環節。尤其是“抓大放小”成為我國當前改實踐的流行思路,在這一導向及部分地區財政壓力過重的雙重下影響,許多基層公立醫療機構或被改制為企業,或直接出售給個人。除此之外,優質醫療資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及大醫院,基層優質人才的缺乏及服務能力差的現狀越來越嚴重。這不僅違背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基本規律,也不利于我國居民健康的保障。

           (三)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尚不完善

      我國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尚不健全,合宜的分診制度尚未建立,人民健康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滿足,前往大醫院就診,仍然是患常見病及多發病病人的首要選擇,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存。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補償機制,醫院中“以藥補醫”的做法十分普遍,許多醫院通過給患者開具不能報銷的進口藥來謀取利益,百姓看病貴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緩解。再次,藥品生產及購銷等各個環節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藥價高、吃回扣等問題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除此之外,有效辦醫渠道的缺乏,也不利于我國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醫療改革中的對策

           (一)加快我國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的進程

             對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的要求與公立醫院經費保障缺失的矛盾點,成為阻礙我國公立醫院體制改革的關鍵因素。我們要解決以上矛盾,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將政府辦醫職責進行全面的、有效的落實。各級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要嚴格執行,公立醫院本身自行舉債進行建設的現象必須嚴令禁止,同時本級政府要將其符合政策規定的醫院債務,納入政府性債務之內,并進行逐步化解。其次,必須將公立醫院逐利機制予以破除。通過適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財政補助、改革醫保費用支付方式以及加強醫院核算等多方共擔的補償機制,確保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再次,將醫療服務價格進行理順。以“控制總量、調整結構、升降結合、逐步實現”為基本原則,通過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逐步建立與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格相匹配的醫療服務價格和實時性調整機制。除此之外,符合時代發展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亟待建立。吸收現在企業管理中的有效措施,推行責任機制與院長職業化,推行以公益性為基準原則的考核評價體系。最后,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的全面落實,加強對各級公立醫院的監督和指導,也是加快我國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進程的重要手段。

              (二)取消“以藥補醫”,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

           “以藥補醫”一直是公立醫院創收的手段之一,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嚴重的醫藥費用負擔。因此醫療服務價格的合理調整、增加政府財政補償、對支付方式及藥品流通體制進行改革等科學補償機制的建立,對我國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健全城鄉基層醫療服務網絡

             首先,通過人才的培養與吸納,提高城鄉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能力:其次,嚴格貫徹執行城鄉及醫院、社區一體化的思路,使有能力的醫務工作者及患者在鄉鎮、社區與醫院之間多項流動:除此之外,社區醫院要切實承擔起自己“第一道門”的責任,居民患病后如要進醫院診斷,必先憑社區醫院醫生的證明。相信,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建設,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網絡的任務,一定會取得新的成就。

            (四)改革藥品供應體系,鼓勵社會辦醫

             藥品,作為人類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其生產和流通必須要有嚴格的監管制度。對藥品生產者要嚴格執行“準入嚴格,淘汰落后,提高研發,保證質量”的思路。對藥品流通機構要做到“規范經營、減少環節、藥價合理”:再次,要對藥品的審批及定價進行規范,解決藥品名稱混亂,價格虛高的問題;最后,藥品招標方式的改革也十分重要,將集中招標改為向生產者直接招標生產,后經生產者集中采購后并附加一定流通費用后,直接向醫療單位供給,減少藥物采購中“吃回扣”等腐敗問題。除此之外,通過多渠道辦醫,不僅能夠減輕增幅財政支出壓力,完成社會資源的改制重組,更能為社會民眾提供更加多樣化、有效性的醫療保障。

             總之,我國醫療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新的問題也隨著而來,因此我們要變化中尋找突破點,以人民健康為根本,不斷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